- 五十二位
- The fifty-two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Buddha; of these fifty-one are to bodhisattvahood, the fifty-second to Buddhahood. They are: Ten [lang id =1028]十信 or stages of faith; thirty of the [lang id =1028]三賢 or three grades of virtue i. e. ten [lang id =1028]十住, ten [lang id =1028]十行, and ten [lang id =1028]十廻向; and twelve of the three grades of [lang id =1028]聖 holiness, or sainthood, i. e. ten [lang id =1028]地, plus [lang id =1028]等覺 and [lang id =1028]妙覺. These are the Tiantai stages; there are others, and the number and character of the stages vary in different schools.* * *此乃明菩薩修行的階位, 諸經論所說不一, 自古廣為大乘諸家所採用的, 其名數為: 一、 十信心, 即信心、 念心、 精進心、 慧心、 定心、 不退心、 回向心、 護法心、 戒心、 願心。 二、 十心住, 即發心住、 治地心住、 修行心住、 生貴心住、 方便心住、 正心住、 不退心住、 童真心住、 法王子心住、 灌頂心住。 三、 十行心, 即歡喜心行、 饒益心行、 無嗔恨心行、 無盡心行、 離痴亂心行、 善現心行、 無著心行、 尊重心行、 善法心行、 真實心行。 四、 十回向心, 即救護一切眾生離相回向心、 不坏回向心、 等一切佛回向心、 至一切處回向心、 無盡功德藏回向心、 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心、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心、 如相回向心、 無縛解脫回向心、 法界無量回向心。 五、 十地心, 即四無量心、 十善心、 明光心、 焰慧心、 大勝心、 現前心、 無生心、 不思議心、 慧光心、 受位心。 第四十一地之心稱為入法界心, 即為等覺。 第四十二地之心稱為寂滅心, 即為妙覺。 此中, 十住、 十行、 十回向、 十地、 等覺與妙覺, 依次配習種性、 性種性、 道種性、 聖種性、 等覺性、 妙覺性等。 見梁譯《攝大乘論釋》卷七, 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十二, 《華嚴經探玄記》卷五。* * *菩薩由凡夫到成佛, 一共要經過五十二個階位, 即十信、 十住、 十行、 十迴向、 十地、 等覺、 妙覺。 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, 分開另立的, 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, 則只有四十二位。 詳見大乘條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